新華社北京 9 月 8 日電(記者黃韜銘、謝希瑤)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9 月 8 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 1 至 7 月,中國與東盟貿易規模達 5970 億美元,同比增長 8.2%,占同期中國外貿總額的 16.7%;截至 2025 年 7 月,雙方累計雙向投資超 4500 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東盟累計完成工程承包額 4800 億美元,經貿合作呈現 “規模穩增、領域拓寬” 的良好態勢。
商務部副部長鄢東介紹,當前中國與東盟已形成穩定的 “第一大貿易伙伴” 雙向定位:中國連續 16 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連續 5 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從雙邊貿易細節看,2024 年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 5 個東盟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均突破千億美元,其中與越南、馬來西亞的貿易額更突破兩千億美元,區域內貿易往來的 “壓艙石” 作用凸顯。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談判已全面完成,為雙邊合作注入制度性新動能。鄢東指出,自貿區 3.0 版首次系統性構建覆蓋數字基礎設施 “硬聯通” 與規則標準 “軟聯通” 的全鏈條合作框架,實現規則層面的全面升級。隨著合作穩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制度紅利正進一步釋放,推動中國 — 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從 “貨物貿易為主” 向 “貨物、服務、投資、數字協同發展” 延伸,合作層次持續加深。
作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第 22 屆中國 — 東盟博覽會(東博會)將于 9 月 17 日至 21 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本屆東博會以 “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 —— 以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 為主題,吸引 45 個國家約 3200 家企業參展。為貼合自貿區 3.0 版合作方向與區域發展需求,展會新設人工智能專館、新質生產力專館,以及藍色經濟、外貿優品等特色展區,將集中展示中國與東盟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高端制造等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為雙邊企業搭建 “精準對接、共贏發展” 的實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