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恰似一只攪動全球經濟格局的蝴蝶翅膀,其影響層層擴散,對我國紡織產業的觸動更是多維度且意義深遠。一方面,隨著歐洲企業從俄羅斯市場撤離,中國紡織品憑借扎實的品質與超高的性價比迅速填補空缺,對俄出口數量一路高歌猛進;另一方面,俄烏沖突引發的全球原油供應危機,讓國際油價如同失控的過山車般劇烈波動,這股波動迅速傳導至聚酯原料等紡織產業鏈上游產品的價格體系,引發連鎖反應。
俄烏局勢再升級,市場陷入劇烈震蕩漩渦
近期,俄烏局勢再度被推向緊張的風口浪尖。據央視新聞報道,烏克蘭宣稱在 6 月 1 日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特別行動,出動無人機一舉摧毀俄羅斯 41 架戰略轟炸機,這些無人機更是長驅直入俄境達 4000 多公里,同時對俄空天軍四個戰略轟炸機基地發起攻擊。倘若此消息屬實,其規模與影響力正如俄羅斯軍事博主所描述的那般,堪比 “俄羅斯珍珠港事件”。盡管俄媒對此堅決否認,但敏感的金融市場已率先做出反應。布倫特原油、WTI 原油價格雙雙飆升約 4%,黃金現貨價格漲超 2.5%,白銀現貨價格也錄得超 4%的漲幅,避險情緒如瘟疫般在市場中迅速擴散,也讓各界對未來局勢的發展憂心忡忡。
聚酯原料市場:減產舉措助推價格上揚
聚焦我國紡織產業的聚酯原料市場,當下正身處滌綸長絲的減產周期之中。月前,行業龍頭企業果斷宣布加大減產力度,第二輪減產幅度擴增至約 8%,同時著手對部分虧損長絲品種的價格進行修復。在這一舉措的推動下,部分聚酯工廠未等到節后,便已提前上調產品價格。而且,減產與促銷活動并行,使得聚酯工廠龍頭企業短期內庫存壓力得到顯著緩解?;厥兹ツ晖?,在淡季來臨前夕,聚酯工廠打破傳統銷售模式,祭出 “一口價” 策略銷售滌綸長絲,成功推動價格逆勢上揚。如今,上游原油受地緣政治因素強勢漲價,聚酯工廠看似又握有了漲價的籌碼。
織造企業深陷困境,難扛高價原料壓力
然而,紡織產業鏈下游的織造企業卻陷入了艱難的處境。去年上半年,坯布市場曾迎來一波熱潮,彼時雖織造企業利潤微薄,但憑借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坯布庫存大幅降低,企業資金狀況得以改善,部分企業甚至抓住機會更新設備、擴張產能。但時過境遷,今年形勢急轉直下,新增設備反而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大量坯布積壓導致資金被占用,企業在微利與高成本的雙重擠壓下,已無力承受高價原料的沖擊。
外貿需求受挫,市場供求失衡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在全球產能持續擴張的背景下,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以及海外多國對跨境電商施加的限制,如同三座大山重重壓在外貿需求之上,嚴重抑制了其增長態勢,這使得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狀況進一步加劇,常規坯布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綜合上下游的復雜形勢來看,盡管上游聚酯工廠漲價意愿強烈,但在下游織造企業無力接盤的現實面前,聚酯原料市場想要重現去年 “一口價” 的輝煌行情,可謂是難上加難。這場由俄烏沖突引發的產業風暴,仍在持續考驗著我國紡織產業的韌性與應變智慧,未來市場的走向,也將緊密依賴于局勢的演變以及產業鏈各環節的動態調適,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