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國際紡都”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外貿訂單量較10月環比增加,其中“外貿景氣指數”“外貿價格指數”環比均上漲。距離中國春節不到兩個月,不少紡織企業加緊出貨,預計外貿將持續回暖。
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地處柯橋區,每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面料在此交易,紡織品遠銷192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根據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外貿景氣指數”5月達到頂峰后,持續波動式下降,直至11月才“觸底反彈”。
《指數》顯示,11月“外貿景氣指數”收于776.69點,環比上漲0.51%;“外貿價格指數”收于171.48點,環比上漲1.07%。《指數》編制辦公室負責人尉軼男告訴記者,上述兩項指數綜合分析了銷售量、銷售額、商品毛利率、信心系數等多種數據,上漲來之不易。
尉軼男談及,尤其今年下半年來,為應對貿易難題,政府、行業、企業想方設法開拓國際市場、穩住訂單。
譬如9月柯橋區貿促會打造了“外貿共享客廳”,吸引外貿相關服務主體入駐,一站式解決企業外貿服務需求;11月中旬,柯橋召開2022第五屆世界布商大會和2022第24屆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搭建20場“數字紡博”采購對接會,韓國、越南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紡織業代表連線參與。
除了搭建供需貿易平臺,當地也開辟國際貨運新通道。11月,首列中歐(亞)班列“柯橋號”載著價值450萬美元的紡織面料發車,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后抵達中亞地區,至此柯橋邁入“海鐵聯運時代”。
外貿呈現回暖態勢,也離不開紡織企業搶抓全球消費市場的趨勢變化,積極優化產品結構。
“這些年人們非常注重運動、健康,國際市場對運動面料需求越來越大,所以我們改變了供給側。”深耕外貿市場近10年的紹興市楊世紡織品有限公司產品研發主管張斌受訪時說,根據市場需求,該公司研發了抗菌、抗紫外線、速干等各類運動面料,今年前11月面料出口額同比增長20%。
眼下,該公司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出口訂單。張斌稱,“還有100萬米的面料,要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春節前趕出來,涉及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指數》預測,今年12月柯橋紡織品服裝出口將呈現環比小升走勢。西安工程大學柯橋紡織產業創新研究院理事長沈開方受訪時解釋說,由于時間的特殊性,中國春節前是出口高峰期,“紡織外貿行業通常有較長的春節假期,相當于年前一到兩個月時間里,要將過年假期的貨都趕出來。”
紡織服裝業是高度全球化的行業。在沈開方看來,要提升紡織外貿新優勢,品牌附加值和銷售團隊是核心,“這當中最重要的是積極研發契合市場需求的新材料。產品硬核,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