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據海關統計,2022年1-8月,我國對主要市場美國、歐盟、東盟、日本服裝出口額分別為279億美元、243.5億美元、99.8億美元和9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9.1%、31.4%和1.2%,歐盟仍牢牢占據我國服裝出口第二位,而且同比增幅明顯高于對全球增長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我國對美國服裝出口下降11.1%,對歐盟出口增長5.4%,較7月同比30.4%的增幅明顯放緩;而從江浙、廣東等地部分紡服企業反饋來看,9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增幅或由增轉降,形勢將進一步轉差。
業內分析,除了歐盟深陷能源危機與高通脹的輪番施壓,經濟活動連續遇冷導致紡織品、服裝消費需求疲態盡顯外,還與歐盟“跟風”美國對新疆棉花產品實施進口禁令、歐元對美元匯率顯著貶值等利空有關。
另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因素是,歐盟計劃加緊紡織品服裝進口稅收政策,并加強對境外包裹的管控,關稅將猛增20%至30%。2023年3月1日起,歐盟新的增值稅政策將適用于所有航空貨運;2024年3月1日起,所有從歐盟境外國家進口的低價值貨物,無論是通過海運還是公路或鐵路送達,都將繳納增值稅,進口紡織品的關稅由17%上調至30%。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因洪水導致的棉花減產可能超過市場預期。據巴基斯坦聯邦農業委員會的預計,2022/23年度巴基斯坦棉花播種面積為210萬公頃,產量為630萬包,同比減少43%。
由于棉花產量大減,國內紡織生產受到影響,對棉花進口的刺激作用并不大。受國內棉花消費下降和ICE期貨下跌的影響,巴基斯坦國內棉花價格持續下跌,而盧比匯率反彈也使棉花進口價格跌幅有限。
巴西
美國農業參照的最新報告稱,2022/23年度巴西棉花播種面積為165萬公頃,同比增長1%。棉花單產預計為1715公斤/公頃,同比增長6.1%。由于單產提高,預計棉花總產達到283萬噸,同比增長7.6%。
報告稱,經過前幾年的快速擴張之后,目前巴西棉花播種面積繼續趨穩,棉農對棉花與其他作物的收益、利潤下降以及生產成本增加等方面進行全面衡量,對棉花生產的前景仍持樂觀態度。預計下年度大多數棉農將保持現有種植水平,部分可能小幅增加種植面積。雖然棉花價格大幅波動,但總體的種植意向仍然積極。
報告稱,由于產量提高,巴西棉花出口將保持強勁,2022/23年度出口量預計達到200萬噸,同比增長19.5%。同時,巴西雷亞爾對美元貶值也有利于棉花出口。貿易商反饋出口數量超過了預期,2022/23年度的棉花還未播種已經銷售。據統計,2021/22年度巴西對中國出口超過45萬噸棉花,幾乎是對越南出口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