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國棉花主產區正經歷歷史性干旱,引發的供應擔憂持續,優良率持續下降,嚴重影響其產量。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作物生長報告中公布稱,截至2022年8月22日當周,美國棉花生長優良率為31%,之前一周為34%,去年同期為67%。目前美國棉花優良率處于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預估報告對美國棉花產量的調整大幅超市場預期,美國棉花產量從7月的338萬噸下調至8月的274萬噸,下調64萬噸,產量下調至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美國棉花庫銷比接近歷史低位,達到12.5%。
喀麥隆
根據中部非洲國家央行(BEAC)近日發布的經濟預測,盡管近期世界棉花價格上漲,但喀應無法從價格上漲中受益。主要因為隨著2021-2022年度棉花生產年的結束,喀預計2022年三季度棉花產量將下降,成品庫存大幅減少。
盡管存在這種周期性的現實,今年喀棉花產量仍創新高。喀麥隆棉花發展公司表示,2021-2022棉花生產年的總產量可達37萬噸左右,同比增長3.6%,增加1.3萬噸。這一新的產量記錄使其更接近2025年產量超過40萬噸的目標。
日本
日本近日公布的貿易統計結果顯示,由于原油等進口商品價格高企以及日元大幅貶值,日本連續12個月出現貿易逆差,7月貿易逆差達1.44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34日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數據顯示,7月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額增幅均超過100%,拉動當月進口額大增。當月日本進口額同比增加47.2%至10.19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當月日本出口額同比增長19.0%至8.75萬億日元,連續17個月保持增長。當月汽車、礦物性燃料、半導體制造設備等領域出口增幅最為突出。
從國家和地區來看,當月日本對中國出口額為1.78萬億日元,對美國和歐盟出口額分別為1.58萬億日元和8425億日元。中國繼續保持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地位。
由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持續上漲,以及全球需求疲軟的壓力日益增加,日本工業活動的產出和新訂單下滑加劇。日本8月綜合PMI為48.9,前值 50.2;服務業PMI為49.2,為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跌破50的榮枯分水嶺,前值 50.3。
印度
受近期暴雨洪水影響,印度秋收作物種植計劃或將有所變化,其中棉花種植受到的不利影響較為明顯,水稻作物備受利好大幅擴種。2022/23年度印度南部棉區特倫甘納邦秋收作物種植面積預期在1420萬英畝(折約575萬公頃),其中棉花種植面積預期在700萬英畝(折約283萬公頃),水稻種植面積在500萬英畝(202萬公頃)。據當地消息,特倫甘納邦截至9月2日累計植棉約198萬公頃,植棉進度不足70%,處于近三年較低水平。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紗廠、棉紗出口商自9月初開始暫停向中國客戶報價、銷售船貨。
據悉,巴基斯坦棉紗突然中斷對中國買家報價、出口的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受災害影響,巴基斯坦部分紗廠原料采購、棉紗生產及銷售、運輸等受到較大破壞。二是受能源斷供影響,巴基斯坦天然氣與電力供應短缺,再加 上巴基斯坦國內棉價居高不下,因此紗廠開機率整體降至50%左右。在產能大幅下降、交貨期難定的情況下,暫停對中國市場報價是巴基斯坦紗廠、出口商的無奈之舉。三是中國企業棉紗進口需求持續較大幅度下滑,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貶值,巴基斯坦紗線對中國市場出口壓力重重。
東盟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14%,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同比增長7.5%。兩項數據的增速均超過今年上半年水平,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研究學者認為,隨著RCEP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中國東盟經貿合作迎來更多機遇,釋放更多動能。
在RCEP框架下,中國與東盟國家均采用負面清單方式,對制造業、農業、林業、漁業、采礦業等非服務業領域投資作出了較高水平的開放承諾。RCEP采用的原產地累積規則,便于企業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間擇優布局產業鏈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