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23年8月15日,墨西哥總統簽署《關于修改一般進出口關稅法行政命令》《DECRETO por el que se modifica la Tarifa de la Ley de los Impuestos Generales de Importación y de Exportación》,將包括紡織品在內的392個海關編碼的進口關稅,調整為5%~25%。其中,包括牛仔布(Tejidos de mezclilla)在內的27個織物面料的海關進口關稅增加到15%,對包括化纖羽絨服(De fibras sintéticas o artificiales prenda rellena de plumón)在內的49個成衣的海關進口關稅增加到25%。該法令于2023年8月16日生效,有效期至 2025 年7月31日。
      該法令官方鏈接:https://dof.gob.mx/nota_detalle.php?codigo=5698661&fecha=15/08/2023#gsc.tab=0
      對于調增進口關稅,該法令給出了三方面的法律依據,包括:
    →墨西哥《憲法》第25條第1款規定,"國家有責任指導國家發展,以確保其全面性和可持續性,加強國家主權及其民主制度,并通過提高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以及更公平地分配收入和財富,使個人、群體和社會階層能夠充分行使自由和尊嚴"
    →墨西哥《聯邦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 131 條第 2 款:“賦予聯邦行政機構特別權力,在其認為緊急情況下,為了調節對外貿易、國家經濟、國家生產的穩定或實現任何其他目的,可以增加、減少或取消聯邦議會發布的進出口關稅配額,并制定其他配額,以及限制和禁止產品、物品和貨物的進口、出口和過境。”
    →以及墨西哥入世協定相關稅率減讓條款。該協定允許成員國調整其進口關稅,只要不超過在該組織框架內商定的減讓表中規定的范圍。由于本次墨西哥政府調增后進口關稅稅率,并未超過墨西哥簽署的關貿總協定約束稅率(“boundtariff”)范圍。有別于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這類多邊規則嚴格規范的貿易救濟措施,此次墨西哥政府單方面調增進口關稅,沒有經過調查程序,無須獲得墨西哥立法機關批準,也沒有與其他國家政府協商,由墨西哥總統直接作出的行政命令。
       與此同時,墨西哥政府在法令中給出了增加進口關稅的經濟理由,包括世界產能過剩和新冠疫情影響。“鑒于全球鋼鐵生產仍然產能過剩,加劇了處置過剩生產的壓力”以及“近年來,由于 Covid-19疫情,包括紡織、服裝和鞋類在內的民族工業各部門都受到了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聯邦政府有義務實施各種機制,促進民族工業部門的穩定,消除貿易中的扭曲現象,以便根據國際法和國際承諾維護全球市場的平衡”。“鑒于這些情況,應對鋼材、鋁材、竹材、橡膠、化工產品、油類、肥皂、紙張、紙板、陶瓷產品、玻璃、電器材料、樂器和家具等392個稅目中的商品征收5%至25%的臨時進口關稅,以便為所有面臨脆弱局面的經濟部門提供確定性和公平的市場條件,使民族工業得以恢復,促進其發展并支持國內市場”
      二、進口關稅增加對中國對墨西哥出口整體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墨西哥大規模調高產品的進口關稅的行政法令,雖然不分來源,適用于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進口產品,但并不適用于與墨西哥簽訂了貿易協定的國家和地區。迄今為止,墨西哥與其美洲鄰國和美國核心盟國簽訂了十多個自由貿易協定。因此,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智利、哥倫比亞、秘魯、巴拿馬、烏拉圭、玻利維亞、日本和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對墨西哥產品出口不受關稅增長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份法令,也是墨西哥政府跟隨美國政府推行的所謂“友岸供應鏈”(friendshoring)的一個最新政策。可以肯定的是,受其影響最大的,是中國以及以中國產品為核心的東亞供應鏈(日本除外)。最近三年,由于中美貿易爭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投資審查和出口控制措施層出不窮,導致了全球供應鏈的大規模調整。具體表現為,美國把相當一部分對中國的需求轉向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一個直接的后果是,今年上半年,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額,在近二十年來首次超過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而隨著墨西哥對美國出口的增加,墨西哥從中國進口的中間投入品及原材料也出現大幅增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出口數據,中國對墨西哥商品出口在最近三年間,大幅增長。從從2018年至2020年間的440億~460億美元的水平,在2021年突然飆升到669億美元,在2022年進一步增長到773億美元。在2023年上半年,中國對墨西哥商品出口金額已經超過392億美元,與新冠疫情前相比,出口增幅接近180%。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篩選,此份墨西哥進口關稅法令所列的392個稅號,涉及的出口金額約為62.3億美元(以2022年數據為基礎,考慮到中墨海關稅號存在一定的差異,實際受影響的金額暫時無法精確統計)。這392個稅號涉及的出口金額占2022年中國對墨西哥出口總金額的8%。而中國海關數據中,對墨西哥有出口的8位碼海關稅則號一共有5488個。因此,此次受影響的海關稅號數量占總的有出口的稅號的比例是7%。
      我們將涉及的392個稅號,根據海關稅則類別分為13個大類,可以明顯的看到,受影響最大的,依次是“鋼鐵及鋼鐵制品”、“塑料和橡膠”、“運輸設備及零件”、“紡織”和“家具雜項”。這五大類2022年對墨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86%。這五大類產品也是近年來,中國對墨出口增長極快的產品類別。其中,紡織品相關的76個稅號對墨西哥的出口,在疫情三年來,增長最為明顯。從2020年的2.03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3.57億美元。在2022年,更是飆升到6.73億美元,增幅高達331%。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新冠疫情肆虐的前兩年,全球紡織和服裝供應鏈遭受重創。唯有中國實施了嚴格的疫情管理措施,國內生產秩序井然。大量訂單從墨西哥、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等疫情嚴重的產地流入到中國紡織服裝行業。
進口關稅增加對中國紡織行業對墨出口的影響
      一直以來,墨西哥都是全球主要的紡織服裝的生產和貿易大國。紡織服裝業是其傳統優勢產業。墨西哥紡織服裝行業的產品比較齊全,傳統上,墨西哥生產的各類服裝、面料、紗線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墨西哥的棉布供應包括各種棉質面料的供應,一直在世界紡織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墨西哥也是一個有著悠久紡織傳統的國家,因此羊毛織物也在墨西哥的紡織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墨西哥紡織業里,也有數量不少的生產絲綢和絲綢制品的產業,以及麻布生產企業。
      作為拉美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擁有約1.28億人口。墨西哥的人口結構年輕化,年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較高。墨西哥勞動力市場上充足,而且低成本的勞動力供應是其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的勞動力資源保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墨西哥獨特的地緣政治環境和貿易樞紐地位。根據美國消費者和服裝銷售行業的要求,墨西哥服裝供應周期僅為3周。更為關鍵的是,墨西哥是發展中國家中最早與世界上歐美兩大貿易集團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墨西哥紡織品以其質量和多樣化的產品類型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良好聲譽。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因此,墨西哥的紡織服裝業一直是中國紡織服裝業在世界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墨西哥政府此次提高關稅的392個稅號里,有76個屬于紡織服裝產品,涉及6.73億美元的出口額。但對這76個稅號逐一分析下來,真正受影響的產品,集中在10個單個出口金額超過一千萬美元的稅號項下。僅這10個稅號,2022年中國對墨西哥出口金額就高達5.86億美元,占76個稅號出口金額的87%。特別是牛仔布52114204(2.13億美元)和化纖制羽絨服620240(中墨稅則根據填充物是水禽毛還是羊毛的差異,各自對應兩個8位碼稅號,兩個稅號稅號都在范圍內,合計1.56億美元),這三個稅號出口涉案金額就高達3.69億美元。
      我們查詢了521142和620240項下三個8位碼的產品今年前7個月的對墨西哥出口數據,出口金額已經達到了1.79億美元。如果按年化測算,這三個稅號2023年對墨西哥出口金額也將超過3億美元。
      除此之外,棉染色布(0.47億美元)、女士棉針織或鉤編上衣(0.39億美元)、聚酯短纖布(0.37億美元)、男棉褲(0.28億美元)、聚酯長絲機織物(0.28億美元)、棉質女連衣裙(0.15億美元)和化纖女襯衫(0.14億美元)等都是單個稅號項下對墨西哥出口量極高的品種。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墨西哥政府此次提高部分紡織品進口關稅,針對性非常明顯。墨方將進口關稅提高的范圍限定于墨西哥本土紡織業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成衣以及大宗面料上(牛仔布),對其他基礎性的紡織原材料和高附加值的紡織面料則網開一面,不得不繼續依賴中國產品。
      事實上,如前文所述,因為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中國服裝紡織業對墨西哥出口從2021年開始上了一個臺階。紡織服裝產品對墨出口從2019年之前的每年30億美元的水平,躍升到2021年的43億美元。2022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對墨西哥出口規模創紀錄的高達55億美元。
      相比而言,此次受影響的76個稅號產品的出口金額占比僅為12%。這意味著中國紡織行業還有大量的紡織原料類、高附加值的面料類產品對墨西哥出口不受此次關稅調整的影響。這事實上反映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無論從原料端還是在成品端,所具有的品種齊全,物美價廉的優勢,將賦予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在全球供應鏈上的長期的競爭力。雖然面臨墨西哥政府赤裸裸的偏袒式的關稅壁壘的打壓,但中國在全球服裝行業中的比較優勢和韌性,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將依然無可替代。
      文:錦天城(北京)律師事務所  宋清
   http://mds.mofcom.gov.cn/article/Nocategory/200812/200812059686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