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綜述
  紡織服裝業為穩外貿、穩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年初以來,紡織服裝行業生產、內銷逐步恢復,外貿穩步回升,為穩經濟、穩外貿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紡織業、服裝服飾業增加值、紗、布產量等指標的增速雖然仍未轉正,但降幅逐步縮小。紡織原料購進指數(與去年同期持平)、衣著類商品PPI(同比上漲2%)和CPI(同比上漲0.9%)表現都好于整體水平。服裝類商品限上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近40%,增幅較3月進一步擴大,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增長13.5%,高于均值。4月紡織服裝出口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長9%),增速超過全國貨物貿易均值。
  重點發達國家市場消費需求不振依然是當前阻礙出口持續回穩向好的主要因素。
  4月紡織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速較3月回落11個百分點,出口額環比3月也下降2.8%,主要原因在于年初積壓訂單在3月集中出貨導致當月出口實現爆發式增長,4月則回歸常態。后續看,美國和歐盟經濟發展走勢和消費需求變化仍然是影響我出口的重要因素。據美國商務部數據,今年4月美國零售額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1.6%,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同比漲幅,其中服裝和家具類目的零售仍持續降溫。針對美國消費調查的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較年初進一步下滑。歐盟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份零售銷售同比下降3.8%,環比下降1.2%,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外需不振仍是當前影響我出口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相較歐美,日本市場在經過連續數月的低迷后,年初以來逐步走穩。1-3月各月我對日出口降幅逐漸縮小,至4月止跌,并實現兩位數增長。
  中國與歐美市場間“份額雙向下降”的趨勢加速,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的分化進一步凸顯。
  受消費需求下降與美歐采取的加速供應鏈“去中國化”影響,美國在我紡織服裝出口中所占比重已從疫情前2019的16.5%下降至14.9%,減少了1.6個百分點。歐盟占比從14.6%降至11.5%,減少了3.1個百分點。同時,根據進口方統計,我產品在美國市場和歐盟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也相應下降,與2019年相比,今年一季度時,我占美國和歐盟的市場份額分別下降了10.7和3.4個百分點,份額的雙向下降趨勢十分突出。
  在美歐市場走弱的同時,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逐步興起,成為新增長點。1-4月,我對RCEP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分別增長3.1%和5.1%,高于對全球出口增幅,兩地在我出口中所占比重已從疫情前2019年的27.3%和36.5%升至目前的31.9%和41.7%,占比分別擴大了4.6和5.2個百分點,市場地位迅速攀升。
  貿易數據
  2023年1-4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397.2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9%,其中出口11169.6億美元,增長2.5%,進口8227.6億美元,下降7.3%,累計貿易順差2941.9億美元。
  2023年4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006.3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1.1%,其中出口2954.2億美元,增長8.5%,進口2052.1億美元,下降7.9%,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
  1-4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993.3億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出口928.9億美元,下降2.9%,進口64.4億美元,下降17.2%,累計貿易順差864.5億美元,下降1.6%。
  4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72.9億美元,同比增長8.1%,其中出口256.6億美元,增長9%,進口16.3億美元,下降5.1%,當月貿易順差240.3億美元,增長10.1%。
  貿易特點
  2023年1-4月紡織品服裝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一、4月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增幅較上月回落。
  在我國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和供應鏈恢復、訂單加快交付以及較低基數的推動下,4月我紡織服裝出口繼續保持增長。由于年初積壓的訂單大多集中在3月出貨,4月出口同比沒有延續上月的兩位數增長,當月僅增長9%,出口環比也較上月回落2.8%,二季度后兩月的出口走向尚不明朗,預計在大基數的作用下出口增速會繼續回落
  二、市場結構正發生明顯變化,RCEP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出口增長起到顯著拉動作用。
  3月出口集中爆發期過后,傳統發達市場需求走弱、庫存消化緩慢的老問題再次浮出水面,4月我對歐美出口再次下降,并帶累中間品對東盟出口增長動能不足。歐美在我出口市場中所占份額也從去年的31%迅速降至今年前四月的26.5%,下降了4.5個百分點。而同期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成為新增長點,當月我對RCEP國家出口增長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長15.3%,其中對中亞五國增長102.2%,與傳統市場形成鮮明對比。1-4月,RCEP和一帶一路國家在我出口市場中的份額進一步上升至32%和41.7%,較去年分別上升了2.5個和2.7個百分點。
  東盟—受歐美需求下降的傳導影響,我對東盟出口增長動能減弱。4月我對東盟出口保持增長,但增幅僅有0.7%,較上月回落近30個百分點。其中中間品紗線面料下降12.1%,增長后續動力不足。1-4月累計對東盟出口增長2.3%,其中紗線面料合計出口下降10.5%,服裝出口增長31%。
  美國—對美出口再度下跌。4月對美出口沒有延續上月的增勢,當月出口再度調頭向下,出口額下降5%,對整體出口形成負拉動。重點商品針梭織服裝當月出口從上月增長21.6%轉為下降9%,主要是出口量下降較多(-15%),出口均價仍保持上漲(7.4%)。1-4月我對美累計出口138.8億美元,下降15%,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合計出口下降13.5%,主要是出口量下降21.4%,出口均價保持10%的上漲。
  歐盟—對歐盟出口下降最快。四大重點市場中,歐盟市場的表現最差。3月對歐盟出口的小幅增長僅是曇花一現,4月再現6.2%的下降,降幅超過美國。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下降10.7%,主要受出口價格下跌拖累,當月出口價格下跌11%,出口數量微增0.5%。1-4月對歐盟累計出口107.1億美元,下降20.4%。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合計下降20.5%,出口量和均價分別下跌12.8%和9%。
  日本—日本經濟上行為我對日出口奠定良好基礎。日本一季度經濟超預期增長1.6%,私人消費支出和資本開支是主要推動因素,帶動4月我對日出口實現逆轉。當月對日出口不僅中止了自去年11月以來的持續下跌,且實現了12.8%的增長。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增長15.6%,主要由出口量增長拉動,出口量同比增長17.7%,出口單價下降1.8%。1-4月,我對日本累計出口下降3.9%,其中針梭織服裝出口下降2.7%,出口量增長1.1%,出口均價下跌3.8%。
  從重點市場3月的進口數據看,歐美需求回落現象突出,訂單轉移加速趨勢明顯。
  3月,美國市場中,中國產品占比進一步降至18.8%,首次低于20%,環比上月再降3.6個百分點;歐盟市場占比23.7%,較上月再縮小4個百分點。在日本市場占比有所回升,至53.6%,比2月擴大8.7個百分點。
  各大市場自全球和中國進口普遍下降。3月美國自全球進口降至100億美元以下,同比下降32.4%,降幅較上月擴大十個百分點。其中自中國進口下降45%,自越南進口下降44.6%,自印度和孟加拉進口降幅也都超過或接近30%。歐盟自全球進口下降18.6%,其中自中國進口下降36.1%,降幅均較上月再度擴大。其中自土耳其下降20.5%,自前期保持增長的孟加拉亦轉跌,下降4.2%。日本自全球進口增長5.2%,增速較上月擴大,其中自中國恢復2%的增長,自越南、緬甸進口增長迅速,增幅超過20%。
  三、四大類商品出口量持續增長,出口價格反彈依舊乏力。
  4月,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分別增長4.1%和14.4%,制成品和終端消費品的增速依然超過中間品。大類商品面料、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均實現增長,增幅分別為1.3%、24.4%和13.7%,僅紗線下降2%。從出口量價看,四大類商品當月出口量持續增長,增幅在8.2%-30.5%之間,紗線和家紡的出口量增長最為迅速。出口價格方面,當月僅針梭織服裝出口價格保持5.1%的上升,其他三類產品均再次回落,尤其紗線下跌近20%。
  1-4月,紡織品累計出口下降8%,服裝恢復2.5%的增長,其中四大類商品中,紗線和面料出口分別下降9.1%和9.5%,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均止跌反彈,分別增長4.7%和2.5%。出口量價看,紗線的出口量保持較快增長,家紡和針梭織服裝的出口價格開始回升。
  四、4月重點省市出口增速放緩,累計出口額降幅收窄。
  4月,主要省市紡織服裝出口增速放緩,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除山東、福建、江西分別下降1.9%、12.3%、12.3%外,長三角三省一市和廣東、新疆、湖南、廣西同比仍然保持增長。其中,上海受去年疫情封控出口低基數效應影響,4月出口同比增長25%,另,新疆、廣西和四川同比大增136%、490%和128%。
  1-4月,全國31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中有13個省保持增長,其中新疆(85.4%)、湖南(41.9%)、廣西(166.6%)、貴州(230.5%)增幅較大。排名前六的重點地區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和上海分別下降2.9%、14.5%、10.1%、5.0%、10.7%和9.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8個百分點。
  進口方面,受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影響,4月主要省市進口同比較上月有所好轉,其中上海同比增長7.4%,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下降16.4%、12.6%和6.2%。
  1-4月主要省市進口全部下降,跌幅接近或超過20%。
  五、進口量價共同推動服裝進口保持增長。
  受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因素影響,4月紡織品產能下降,紡織品進口9.27億美元,環比下降8%,同比下降16%。其中紗線、面料和制成品進口額同比分別下降19.2%、14.6%和11%。
  服裝4月進口7億美元,受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影響,同比增長14.6%。4月針梭織服裝進口額同比增長17.3%,進口量增長8.2%,單價同比上漲8.4%,量價共同上漲。
  1-4月,紡織品和服裝累計進口33.3億美元和31.1億美元,同比下降23.3%和9.3%,服裝累計進口額降幅收窄5.2個百分點。大類商品紗線、面料、針梭織服裝累計進口量分別下降17.4%、13.8%和15.7%,紗線進口單價同比下降15.9%,針梭織服裝進口單價上升8.8%。
  六、棉花進口量環比略有回升,內外棉價差逆轉。
  4月,棉花進口較前期略有起色,進口量稍有反彈,當月進口8.4萬噸,同比仍下降51.7%,環比回升15.9%,進口均價進一步回落至2180美元/噸,已回落至2021年底時的水平,同比、環比分別下降16.2%和1.8%。
  前四月棉花累計進口量38.2萬噸,下降52%,進口均價2280美元/噸,下降8.8%。其中自重點進口區美國、巴西下降迅速,自澳大利亞、埃及和蘇丹實現較快增長,增幅從33.8%至255%。
  化學纖維進口量、價繼續下跌,4月進口量同、環比分別下降12.9%和15.6%,進口均價同比下跌8.4%。進口量前四月累計下降20.9%,進口價格僅增長0.4%。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4月,我國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消費恢復較快,有關部門公布2023-2025年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新年度植棉預測面積有所下降,受以上因素推動,國內棉價上漲;國際棉價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下跌,月末國內價格反超國際。內外棉價走勢出現分化,價差由負轉正。4月28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為15819元/噸,環比上漲3.1%,同比下跌29.5%,月均價為15589元/噸,環比上漲1.3%,同比下跌31.1%;同期,Cotlook A指數為93.2美分/磅,環比下跌4.5%,同比下跌43.9%,折1%關稅價格為15727元/噸,已低于國內棉價92元。